您当前位置:首页 >>哈埠史话
北方早年的二人转

 

转载:黑龙江档案网站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三省,早期俗称“唱蹦子”或叫“蹦蹦戏”。但由于清末年间,社会动荡,战争连绵,文献记载大多残缺不全,长期以来仅在民间流传,具体无从考证。有人推算“二人转大约形成于清康熙末年至嘉庆初年,即公元1700年至1800年间。”如从康末雍初(公元1723年)推算,二人转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二人转最初并不称“二人转”而是被叫做“小秧歌”、“双玩艺”、“双艺”、“蹦蹦”,还叫过“过口”、“双条”、“棒棒”、“碰碰 ”、“边曲”、“凤柳”、“太平”、“春歌”、“悠唱歌”、“莲花落”、“小落子”、“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这一名字,最早在报章上见到是1934年4 月。真正以二人转取代“双玩艺”、“蹦蹦”等名字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 上,它就正式出现了。“二人转”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据悉二人转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后来关内的莲花落、什不闲等也给了二人转不小的影响。过去的东北秧歌是由一个包头和一个耍丑的组成“一副架儿”,一对一对往下排,对对双双逗着扭。这是二人转的雏形。后来逐渐繁衍出下清场,即秧歌队中一二人或二三人下场,表演舞蹈绝技,演唱民歌小曲,民间谓之为小秧歌。后随小场表演不断发展、成熟,逐渐具备了滑稽性、说唱性、戏剧性、秧歌性的基本属性, 有了歌唱、扮演、说口、使相、舞蹈、杂技的基本表现功能。从而不成文地形成了后来二人转的民间规则。

  

清末松嫩平原垦荒后,辽、吉两省的居民开始大量流入,大约在此间,二人转开始流入松嫩平原,从此,各旗、县开始有人组织唱二人转。作为一种地方小戏,二人转由两个演员组成,扮演的角色为一 旦一丑,对唱对舞。早年,二人转演员都是男的,两个演员称为“一副架儿”。男扮女装的叫“包头的”,另一个叫唱丑的。女的叫上装,男的叫下装。“包头的” 要化妆。头戴花冠,身穿鲜艳服装,手拿花手绢或小扇。“唱丑的”一般都戴一顶丑帽,穿着打扮比较随便,手持一根木棒,算是道具。演员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也 是不固定的,遇谁演谁,随进随出,不受时空限制。演出的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子 ”、“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大神调等。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小王打鸟》、《大西厢》、《蓝桥会》、《洪月娥做梦》、《杨八姐游春》、《燕青卖线》、《王美蓉观花》、《冯奎卖妻》、《回杯记》、《高成借嫂》、《独占花魁》、《包公陪情》、《阴功报》、《华容道》、《双锁山》等。

  

北方的二人转与其它剧种相比,有自己独具的传统特色。

  

唱:二人转无论哪类题材的作品都以唱功为主导。其标准可概括为“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兴词、活动篇、优美句”。可谓是“字重腔轻、字刚腔柔、柔中见刚、刚柔并求、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唱是传统二人转众多演剧手段中的主体。

  

扮:是扮演之意。“演人物而不人物扮”,这是二人转主要演剧手段,也是二人转的一大特色。二人转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员不扮演固定的人物,不是直观的再现艺术形象。一方面演员随时通过“做比成样”模拟人物的外部动作、声貌来表演人物;另一方面演员靠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人物。“神 似重于貌似,写意重于写实,虚做重于实做,表现重于再现”。“扮”造就了二人转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凭咱俩”,即一人演多角、二人演一角及 一人演一角交叉进行的特殊形式。

  

舞:二人转的舞蹈可以分为丑旦的纯舞或模拟人物舞。传统二人转的舞蹈由上下场舞、间场舞、三场舞、对舞、转舞、绕舞、追舞等构成,但传统二人转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著名的“三场舞”,也称“走三场”或“滚三场”。三场舞依次叫做“清场”、“秧歌场”和“旱 船场”。“头场看手,二场看扭,三场看走。”“稳中浪,浪中俏,俏中哏”是它的特点。三场舞已经成了二人转的舞蹈符号。

  

演:在演出中, 二人转演员要灵活的插入个人表演,如说口和绝活。二人转的说口主要包括上装的“勾口”、“捧口”,但主要还是下装的说口。二人转的说口一般都出自民间艺人 的即兴创作,用东北乡土口语表达,“说出来朗朗上口,且以通俗、流畅、幽默和深入浅出的哲理品格而见长”。

  

“绝”:指二人转演员的“奇能”,包括手绢、彩扇、大板、手玉子的运用以及演员所做的高难度的或特殊的动作,穿插在演出的整个过程中,显现出演员独特的功力,博得观众的喝彩。

  

解放前,民间艺人多是自发组织,一般都不受官府制约,一到农闲季节便邀集成班,夜晚到客栈、火磨房、大车店、搬运工住地进行演出。二人转演出人员服从观众指点,点哪出戏就演哪出,要什么动作就演什么动作。为了能让观众多赏钱,演员们甚至不惜“打情、骂俏;撒泼、摘帽”等。

  

1949年新 中国成立后,北方的二人转有了明显变革:旦角开始由女演员担任,丑角手中的木棒也换成了扇子。各县、旗政府开始支持二人转的繁华和发展,组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