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兰台文苑
哈尔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该做什么

全国文明城市为什么熠熠发光?因为它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荣誉,是目前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其含金量体现在哪里呢?如果一个城市获得了这项荣誉,说明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地方,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获得这项荣誉,对于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竞争力都十分有益。可以说,这一荣誉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目前,哈尔滨市已进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攻坚阶段。市委、市政府注入巨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档次和水平,城市变得美丽、繁华了。但是不知你认真想过没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你参与了吗?

 

作为兰台人,我们档案干部躬身实干、吃苦耐劳,为创城迎检提供专业服务,出亮点,显特色,以出色的工作质量向国家测评组展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成果,赢得了市文明办领导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哈尔滨市顺利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奠定了基础。

 

那么,作为一名哈尔滨人,我们又该做什么?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家庭,小家,大家,都是家,一个城市的文明来源于每个个体的文明,作为城市一员的我们都应该为装扮我们的大家付出一份努力,这是责任,更是义务!文明理念和文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市民只有具备知和行两方面的素养,才能建立长效的文明。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往往是因为市民知易行难,说到底就是不良的习惯作祟。闯红灯、践踏草坪、乱扔垃圾……这些个人行为看似小事,却是以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为代价。说白了就是极少部分市民对文明成果的漠视,是文明素养的缺失。如何在创城时代兑现文明诺言?这就需要全体市民将心比心,怀感恩之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用责任心和爱心呵护我们已有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依托着一份责任心,把心思集中于本职,把精力倾注于岗位,把才智奉献于工作,在不同的劳动中共享创城成果。接好接力棒,做好传播者,文明行为才能接续前行。

 

心理学家说过,一项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难。在这远远超过365天的时段里,参与文明创建,正是每一个哈尔滨人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的大好时机。因此,富有集体荣誉感的哈尔滨人要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经常性的反思和自我调整,将文明的素养建立起来,用热情和行动肩负起创城的重任,让我们一起伸出热情的手臂,真诚地迎接2014年那个理想实现的时刻如期到来!

 

(市档案局市直机关档案监督指导处  孙颖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