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兰台文苑
真实 广博 厚重——兰台感悟

望着窗外蒙蒙细雨,我的思绪定格到22年前,也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我怀着一种矛盾的心理走进档案局大门,有排斥、有惊喜,排斥的是刚刚离开学校简单、纯净的生活,就一步跨进机关复杂、紧张的状态,有些许不安与不适,想要逃避;惊喜的是档案工作与我儿时的梦想不谋而合,性格内向的我本不愿与人多接触,只想与书为伴,作一名图书管理员,简单而又平淡,档案工作似乎也不错,暗暗窃喜。22年来,我以档案为伴,以档案为友,以档案为师,与档案事业共同成长进步,感受着档案的真实、广博与厚重,收获着真诚,收获着从容,收获着平和。

 

档案是真实的,它触手可及。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薄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那一卷卷无生命的纸页,一行行沉静若水的文字,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庄重的柜架和库房,它们冷静地面对一切世事变迁,忠实地记载历史的美丑善恶,以其特有的客观和公正,为一代代后人保留了真实的历史。说它真实,是因为档案文件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不是人们随意编写出来的,也不是事后复印、抄写的;档案文件是其作者或立档单位活动的历史真迹,是在内部形成的,它不同于宣传品,不必掩盖真象;档案文件是当事人的直接记录——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一个事件或一份文件处理的全过程,包括起草、修改、签发,以及它的许多背景材料和依据材料,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情况。

 

档案是广博的,覆盖社会各个领域。档案的广博体现在档案产生于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各领域,反之又服务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涉及的领域将不断拓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拓宽学习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我曾有机会参加了省档案局举办的重大项目建档培训班,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将项目建档真正达到存史资政的效果,仅具备档案方面的业务知识远远不够,必须理清整个项目的脉络,掌握一定的项目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要件,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才能更完整、更具有参考价值。目前,根据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的要求,我们将把检察院、法院等机构的档案接收进馆;《哈尔滨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规定》出台后,我局还将对涉企行政执法档案进行跟踪建档;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所形成的“创城档案”;此外,还有许多个性化的档案,如名人档案、民间艺人档案、私人手稿、家谱、地方方言、口述历史等。基于以上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需要我们对这部分针对性强、具有特色档案文化资源尽快启动建档工作,编制立档规范及标准。使这部分档案“各自为政”的同时,还要与其它相关联的档案文化融为一体,使档案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档案是厚重的,历史源远流长。站在哈尔滨记忆展厅内,走过展览的个组成部分——中东铁路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仿佛依稀看到十七万年前的哈尔滨。漫步在一列列密集架中间,面对厚重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辉煌的灿烂,穿梭于一排排的档案中,抚摸着那散发久远年代气息,记录着哈尔滨近百年翻天覆地变化的案卷,自豪感然而升。档案就像一脉绵延的宝藏,吸引着我不断探寻,去追寻一段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档案是人生价值的学习之源,找回平凡的信仰。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鞭策着我应该负起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责任让我感到沉重,但我乐在其中。也许一路顺畅,也许遭遇挫折,但我都会快乐而从容地面对,以一颗真诚、平和的心,去承担我的责任,完成我的使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